连日来,拆寺一事,一来一往,让人大开眼界。
必须相信,自治区藏龙卧虎。其手段之高明,如能在中美贸易战上展示一二,绝不会落得现在进退失据。
相比而下,回民群众淳朴没有心机,一心保护清真寺,根本不懂对方意图。至于镇政府,怎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自家门前戳马蜂窝,是形势使然,运动来了。“中国化”伊斯兰,这股具有时代特色的风浪,或强或弱,都将吹遍全国。它必然是有时效性的,不会持久,离永恒就更远了。只是运动来了,然后就是等着它过去。但它会留下不可挽回的深刻痕迹。
在建筑艺术领域,它的表现形式是以中国寺庙风格取代被认定为“阿拉伯化”或“沙特化”的建筑样式,并从非宗教领域的“中阿之轴”扩大到清真寺。鉴于建筑艺术的不可再生性,其影响重大,就如“破四旧”,运动早已过去,可被毁的文物再无法复原。
因这项运动没有合理性,推行起来困难重重,也难以启齿。若说理,天安门广场两侧的建筑是最应该“中国化”的,这样也与故宫建筑群匹配。所以执行起来,各地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。
这里,我们见识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“中国化”范式——
那座清真寺刚建好,造价不菲,设计合理,精美绝伦,如何能让群众答应把它整改为中国寺庙样式呢?就张大其事,直接拆寺。放话出去,让拆寺成为既定事实。再退一步改造,皆大欢喜。
这出戏最精彩部分,在我所说的“张大其事”四个字上,放声出去,并夸大建寺金额,在回民群众中造成反响(见某体制内宗教人士,公开反对拆寺,并夸大建寺金额。要知道,内部人士是不可能公开反中国化的),使拆寺成为既定事实,然后反转。造成反响之目的,是给上面看,我们在尽心尽力搞“中国化”。